《宽容的美德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第二完全小学刘咏霞

     【活动目标】
      1.认知目标:通过表演陶行知与学生之间的故事,理解宽容的内涵。
      2.行为目标:在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,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。
      3.情感目标:形成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。

    【活动重点与难点】
     1.重点:通过表演陶行知与学生之间的故事,理解宽容的内涵。
     2.难点:创编剧本,能够真正地学会宽容他人。

     【教学过程】
      一 、品读故事
      1.认识陶行知。 陶行知简介:安徽省歙县人,中国人民教育家、思想家,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,爱国者,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。2.读陶行知的故事。 3.填写表格。 
     师:请你读读这个故事,根据故事内容,按要求填写表格:
 

地点

主要人物

矛盾冲突

人物心理活动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      3.展示学生填写情况。

       二、创编剧本
      1.了解剧本的内容。
       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,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。剧本的主要特点是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,有尖锐的戏剧冲突(矛盾冲突),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高度集中。戏剧冲突对于展现人物思想性格、推动剧情发展、揭示作品主题具有重要作用。
      2.请学生完善剧本,在(   )里添加对人物外貌、神态、动作、心理的描述,在    的地方填写人物的对话。
任务单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“陶行知的四颗糖”故事剧本

       有一天,一位(        )男生举起砖头砸向自己的同学。陶行知校长看到了,立即制止并请这位学生到办公室去。男生来到办公室,忐忑不安地(            ),心想,这下肯定要被学校开除了。这时,陶行知先生步子沉稳地走进了办公室。

       陶行知:(         )这是奖励你的,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(掏出一颗糖,递给男生)
       男  生:(迟疑了一下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缓缓地接过糖)。
       陶行知:(            )这也是给你的,我不让你打同学,你立即住手了,说明你尊重我。(又掏出一颗糖)
       男  生:(惊讶地接过第二颗糖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陶行知:(          )据我了解,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,说明你很有正义感,我再奖励你一颗。(再次掏出一颗糖)
       男  生:(         )校长,我错了,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。(感动地留下了眼泪)
       陶行知:(            )你已认错了,我再奖励你一颗。我的糖发完了,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。(掏出第四颗糖)
       男  生:(接过第四颗糖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。

        ……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2.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创作剧本,并排练。  

       三、分组展示 
     (设计意图:用故事启迪方式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,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宽容的重要作用,唤起学生探索本次主题的需要和愿望,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。)

       四、结束活动,升华主题:
       1.请学生点评小组的表现。
       师:说说你们的感受。(在表演中感受宽容的魅力)
       2.结束语:同学们,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他人能和睦相处,彼此生活愉快。所以对别人的过失要做到:要学会宽容,与人为善,遇事要忍让为先,做到胸怀宽广,不斤斤计较,处处为他人着想。真诚的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宽容的人。
    (设计意图:学生谈感想和体会的过程不仅使活动主题得到了升华,而且也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产生了飞跃,而这正是促进自身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。)

     【板书设计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宽容的美德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平等待人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谅解他人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换位思考